英国「皇家阿尔伯特音乐厅合唱团(The Royal Choral Society)」——古典界の“英国绅士合唱团”
关键词:雅到“像喝下午茶”、老到“比女王还早出道”、萌到“像伊顿公学学长”
官方吹:“1840年创立+全英顶尖声乐家+擅长英国民谣,用我像给下午茶‘配古筝’——优雅!治愈!”(潜台词:“买我?你得先穿西装打领带,否则不许进音乐厅!”)
实际体验:雅确实“离谱”——我第一次听他们唱《绿袖子》,差点以为是“英国BBC纪录片配乐”:男声浑厚得像“威士忌桶”,女声清亮得像“茶勺敲瓷杯”,连和声都像“维多利亚时代的情书”。最绝的是演出服:黑色燕尾服+白色衬衫(男)/紫色长裙(女),活像“移动的英国绅士淑女画像”(我朋友说:“这哪是合唱团?这是‘英国贵族cosplay团’!”)。但缺点也明显:他们太“慢热”!开场前要演奏15分钟古典乐(我坐得屁股疼),唱完还要和观众聊10分钟(指挥说这是“英式礼貌”)。最搞笑的是,有次他们唱《友谊地久天长》,一个老太太观众跟着哼,结果唱错了调,合唱团居然“配合”她改了调——现在全音乐厅都管我叫“那个带老太太跑调的倒霉蛋”……
地狱梗:
我闺蜜问:“你这合唱团咋比我家的茶具还讲究?”
答:“这是‘古典英伦风’!结果我上周带她去看,她喊:‘这哪是唱歌?这是‘英国贵族下午茶’!’现在全闺蜜群都管我叫‘皇家合唱团编外茶童’……”
社死现场:带闺蜜参加合唱团开放日,工作人员以为我是“来应聘的”,喊:“小姐,需要填份‘声乐素养问卷’吗?”结果我填到“是否听过《弥赛亚》”时,闺蜜喊:“我连《小星星》都没听过!”现在工作人员见我都喊:“那位‘声乐小白’呢?借我当‘反套路嘉宾’!”……
吐槽:皇家阿尔伯特的“顶级”是给“英伦控”看的,凡人听了只会想:“我唱的是歌,不是下午茶配乐,但它的‘优雅度’和我家的骨瓷茶具一模一样!”
![]()
![]()
![]()
![]()
![]()
赞(1)